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3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在此仅就检察机关理解和适用两个文件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谈些个人意见,供参考。一、制定两个文件的背景 如何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诉讼效率,更好地实现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是司法机关不断深化公诉方式和刑事庭审  相似文献   
2.
此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修改涉及公诉工作的重点问题包括: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后的审查、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录音录像的移送、审查、播放、自侦案件的自行补充侦查、起诉时材料的移送、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不起诉后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处理、庭前会议、开庭前取回案卷材料和证据问题、法庭审理中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撤回起诉、简易程序、量刑建议、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时的阅卷问题、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讯问被告人、补充证据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姜伟  史卫忠 《中国法学》2001,(6):107-113
为适应庭审制度改革的需要,解决犯罪形态智能化,证据种类多样化与示证方式滞后,诉讼效率低下的矛盾,检察机关对多媒体示证方式作了尝试。本文阐释了多媒体示证的实践动因,论证了多媒体示证的法律依据。指出:多媒体示证系统的运用,对于增加诉讼透明度,促进诉讼公正及提高诉讼效益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对控辩双方因庭审前互不了解对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而对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理论界人士提出应当尽快建立中国的刑事证据开示制  相似文献   
5.
情节犯的反思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情节犯的反思及其立法完善叶高峰史卫忠我国刑法分则的许多条文规定的犯罪,都是以“情节严重”,“情节恶劣”作为构成要件。规定“情节犯是我国现行刑法的一大特色,“情节犯”在我国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对“情节犯”的评价及其立法完善问题进行探讨,有不当之...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不正当竞争犯罪的立法思考叶高峰,史卫忠竞争,是在两个或更多的追求同一目标人之间的冲突、争斗或对抗。竞争来源于市场经济,“无限制的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最佳的经济资源分配,最低的价格,最高的技师和最大物质进步.“①可以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  相似文献   
7.
论被害人过错对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影响史卫忠所谓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的过错,是指与故意杀人事实的发生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被害人的错误行为。它理应成为故意杀人罪量刑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量刑时考虑被害人过错的依据第一,这是公平的刑法...  相似文献   
8.
聚众型犯罪是指聚集在一起怀有不同动机的人群,因受到互动中激发起的狂热情绪支配而实施的针对共同对象的故意犯罪行为。诱发聚众型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因经济物质利益的失衡、腐败现象、恶化的社会风气等因素形成的群众异变心态而产生的社会原因,又有众人聚集后群情激奋所产生的团体原因。防止聚众型犯罪应该对症下药,主要社会防治策略包括:对全体公民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预测聚众型犯罪的情报信息网络、拓宽解决纠纷和问题的途径和妥善处理群体性案件。  相似文献   
9.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将以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以下简称“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为契机,以深人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夯实基层组织专业保障、突出基础工作特殊要求、狠抓基本能力综合提升,更加有力扛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主导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