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从整体分布、账号设计与运维、发布、互动、服务等多个维度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上海市政务微信开通数量稳步增长,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格局初步显现;微信界面与功能设计更趋人性化,但仍具提升空间;微信发布内容实用,形式多样,频率适中;微信互动方式人机结合,回复及时,众包合作;微信定制化信息服务初现端倪,全流程在线办事尚未突破。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政务微信发展提出建议:基于实际需求,打造立体化交叉式的上海政务微信群;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微信账号的界面、功能、内容和互动方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全流程微信办事;与微博、网站等渠道相结合,建立跨平台的协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往学者多将互联网治理看作是对互联网本身的治理,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赋权,对现有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冲击,改变着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关系。在对网络技术赋权的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层级政府的差异。网络的兴起对基层政府的影响更为明显。基层政府由于缺乏对网络舆论的反制手段,自身的政治信任度较低,以及网络舆论的发布至形成之间的无缝衔接,致使一些基层政府只是单纯应对舆论压力,导致决策的偏差。基层政府应该首先对事件本身进行澄清,然后求助于权威媒体,或让当事人在网络上发声等,让事件的真相曝光之后,压力自然会消失。  相似文献   
3.
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西方背景,它对以政府为统治核心的传统等级制官僚模式提出了挑战,强调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等多种行为体的动态互动过程。治理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西方的治理具有典型的社会中心论色彩,形成了参与治理、协同治理、多层次治理、元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相较之下,国家治理有着不同的逻辑,它以国家为中心,强调自上而下的推动过程。从现实逻辑来看,发展中国家应从遵循国家治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息化专家学者"围观基层"系列活动之肇庆站——移动服务微治理研讨会(简称"围观肇庆"活动)于2014年6月28至30日在广东省肇庆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肇庆市公安局和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共同发起和主办。围绕中国第一个公安微博"平安肇庆"的网络问政平台,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武汉、天津、无锡、云南等地的30多名专家学者对移动互联与微应用时代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进行了深度研讨。文章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服务创新、移动公共服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微应用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与效果、微治理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对此次会议的研讨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法治的高级形式。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宪政的载体,人权是宪政的目的。宪政包含民主、法治和人权三个基本要素,宪政民主就是以宪政主义为根本的民主制度,宪政决定法治,宪政和法治必须是以良法为前提,良法之关键在于宪法的至上性。  相似文献   
6.
7.
从整体分布、账号管理、发布、互动、服务等维度出发,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构建全面覆盖多个维度的政务微信分析评估框架。基于研究分析的结果对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提出建议:政务微信在整体布局上应从"立体化"全面开花迈向"关联式"顶层设计,在账号设计上应从部门导向转向用户视角,在信息发布上应从重产出变为重效果,在政民互动上应从问答走向互动,于在线服务上应从信息查询迈入全流程办事,在评估方式上应从单账号、单维度转为整体性多维度。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上海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并为全国其他地区政务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