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吴兴明 《思想战线》2004,30(1):72-76
中国传统茶楼是农耕时代市镇生活的有机化空间,它承载了传统生活之养生、休闲和"江湖站点"的文化功能。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它在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爆炸"中裂变为时空分裂的空间碎片,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空间特征,承载了后现代大都市的独特的城市空间功能;并且,作为地方性空间,它在此裂变中实现了向后现代超空间的进入和膨胀。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开封市长风花园的很多居民,谁也想不到,多年来,为他们每天扫地的环卫工,曾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老董”师傅的人,竟然是一位区民政局的在任科长。  相似文献   
3.
企业员工的收入分配问题是企业内部各种机制中的重要因素,是困扰企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高级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水平有没有差异,应不应该有差异,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关键,是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思考和议论的中心之一,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正确处理好激励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兴明 《思想战线》2005,31(4):66-70
严守中立一直是比较文学作为学术"志业"的基本立场,但是随着消费体制的基础化和普世化,各文明的文化学术已先导性、前提性地介入了世界经济空间的争夺和占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警惕所谓"纯学理立场"中所隐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强调"中国论述"的本位意义,换言之,必须考虑作为跨文化交流之前沿学科的比较文学在学理立场和策略立场之间的制约、协调和互动.  相似文献   
5.
比较的悖谬——谈汉语学术语境中的中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为例深入剖析了汉语学术语境中中西比较在学理上的层层悖谬 :中西之间要构成“比较”须首先作现象学还原以确认二者的差异 ;但纯粹的差异尚构不成比较 ,因此须在差异基础上进一步还原以寻求中与西的“共属之域” ;但“共属之域”的寻求又陷入了本质主义的路数 ,唯一可克服的策略是引进福科的“知识谱系学”策略 ;而谱系学策略又陷入了绝对的历史主义并在学理上取消了比较的可能。那么 ,比较的学理根据究竟是什么 ?本文最后的理析凝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