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物介绍】廖木森,梧州岑溪市安平镇中庆村三组村民,全家共有四口人,妻子因病无法干活,两个子女正在上小学,全家仅有他一个独臂劳动力。由于身体不便,又要照顾家人,不方便外出务工,2016年之前,廖木森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全年收入仅有8000元左右。2016年,他通过发展养猪、养鸡等产业,家庭纯收入达到近3万元,成功脱贫。【脱贫感言】人生如棋我为卒,行动虽慢,却从不后退。只要不懈地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能拼出一份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白天晚上均坚持施工,节假日不休息,日夜奋战450天,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项目之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顺利竣工,建设工期比原定计划整整缩短了7个月。5月31日,站在已完成外墙装修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住院楼前,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长覃裕旺不禁感慨:"从2016年2月28日破土动工,到2017年5月23日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我们真是拼了命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工程是广西大力推  相似文献   
3.
正他热衷于研究水稻病虫害,矢志让百姓"粮满仓";他从不染指农药经销商的"宣传费",只为坦坦荡荡发展水稻种植。"远看像个赶鸭子的,近看像个烧炭的,一问,原来是病虫测报站的。"在灌阳的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一名皮肤黝黑、衣着朴实的男子,他就是桂林市灌阳县植物保  相似文献   
4.
正10多年来,他抵挡住的各种诱惑不胜枚举,遭受到的威胁恐吓不计其数,但他为民执政的初心始终没变。10多年来,庞群锋敢于挺纪亮剑、严于坚守底线,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2017年,他任玉林市博白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期间,县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博白县人口180多万,国家惠民资金补助每年达10亿元以上。2011年,该县决定开发大数据监督平台,全程监督惠民资金发放。庞群锋带领办案人员进村入户调  相似文献   
5.
正32年来,他把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了富裕村,同时他带头廉洁,倡导文明乡风。"他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打赤脚,是我们的‘赤脚书记’。"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门等村村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苏开德,都十分敬佩。今年72岁的苏开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2年来,他一双呼呼生风的大脚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在他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6.
正2月18日,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发布,一一回应关切,引发广泛关注。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广西毗邻广东,遥望港澳,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顺势而为,加快"东融"步伐,是我们解放思想再出发、对标先进再扬帆的重要战略航向。梧州至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等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每天往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桂梧高速、广贺高速、永贺高速和洛湛铁路、贵广高铁建成通车,贺巴高速、连贺高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初,一场"美丽新风"在八桂大地的广袤乡村悄然刮起。6年来,这股"新风"驰而不息,涤荡了乡村多年来的沉疴宿疾,激活了村庄的内生动力,一个个亮丽的新农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开展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规划用8年时间,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有条不紊推进建设。如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让八桂乡村实现了从清洁到生态再到宜居的脱  相似文献   
8.
<正>“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春风般的激励话语,让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更加可期。  相似文献   
9.
<正>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2022年10月17日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边疆民族地区广西提出了“五个更大”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9日18时许,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江中村弄甘屯,卢丙卫检查安顿好养殖场的羊,准备下班回家。“家门口直接就业,每月领五六千元工资,同时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小孩,我挺满足的。”这样的工作、生活模式,是两年前的他不敢想的。去年9月,江中村建起了一个大型的澳寒羊养殖场。凭借过硬的养殖技术,卢丙卫顺利应聘到养殖场工作,成为一名饲养技术员,结束了在外打工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