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显峰 《前沿》2012,(14):136-138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更大程度上跟它所代表的客观对象之间具有性质上的象似性.以早期汉字形体(主要是甲骨文)为例,打通传统“六书”分类法的界限,汉字构形总体上具有形象象似、标记象似、数量象似三种类型.文字层面象似性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象似性理论,在汉字的构形中认知发挥了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评审规则》为例,通过比较研究该规则下评审意见的效力及FIDIC99版红皮书中DAB决定的效力,探讨在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下,争议评审机制与诉讼衔接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