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尔库塞何以走向审美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朔 《求索》2004,(12)
马尔库塞的审美之思建立在他的两种理论推导下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冲突,额外压抑与操纵原则的控制,导致爱欲与文明的对立、人的本质的异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理性的统治,现代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现代人失去了否定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 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文艺价值理论:人民价值主体 论,社会价值目标论,价值观念建设论,价值评价系统论。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在先秦两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朔 《求索》2008,(1):178-181
“诗言志”观念在先秦两汉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嬗变进程。《尚书·尧典》“诗言志”,其内容始初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左传》“诗以言志”,就是指春秋时期所盛行的“赋诗言志”或“称诗言志”。荀子提出的“诗言是,其志也”,不仅规范了诗“言志”的内容,而且确认了诗是“言志”的文体。《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言志抒情的本质特征,完成了“诗言志”命题的最后定型。从此“诗言志”说便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