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中国哲学的传统,还应把科技理性作为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2.
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可以从历史视野、哲学视野以及国际视野角度加以观照.习近平总书记遵循以史为鉴、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逻辑路径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运用人民主体性思维、底线思维与系统思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生态向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盘考虑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哲学视野、开放的国际视野深刻解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动因、深远意义、方针原则、战略部署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展现了大国领袖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政治担当,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自信,提升了中国全球生态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系统的美学探析--贵州省黔东南州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城市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审美角度出发,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为例,就生态旅游、生态建筑作了美学探讨。主要对黔东南州生态旅游作了审美定位及建设前瞻,对如何保持其原始风貌及开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对黔东南州主要生态建设问题作了个案分析,并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