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月芬 《学理论》2009,(17):62-6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主张,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时代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呼唤积极心理学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唐月芬 《学理论》2010,(10):250-251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更要求以学生为本,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疾病,解决成长心理困扰,同时更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人成长、成功。为此,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可能对学生的影响,既需要做好充分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前准备工作,也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拓展理论思维、提升心理境界,更需要采取适当的考评方式有效的检验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唐月芬 《学理论》2010,(15):263-264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更要求以学生为本,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疾病,解决成长心理困扰,同时更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人成长、成功。为此,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可能对学生的影响,既需要做好充分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前准备工作,又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拓展理论思维、提升心理境界,更需要采取适当的考评方式有效地检验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月芬 《传承》2010,(30):142-1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在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问题时,需要把握好下面三个问题:其一是对"角色"概念的深刻理解,其二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特点的认识,其三是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特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