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BOT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这一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必将冲击政府在基础设施的传统角色,本文从分析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传统角色的弊端出发,定位BOT模式下政府角色,讨论政府在BOT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是以蒲州镇农民协会为组织载体、跨越永济市蒲州镇和韩阳镇两大镇级行政区的融科技服务、文化娱乐、学习讨论、企业运营、公益事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社区"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新的制度创新,代表未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方向。其特点:一是蒲韩镇农业协会是综合社区性合作组织而不是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经济合作与公共服务为组织的两大发展主线;三是自下而上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蒲韩乡村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农民的需求、乡村精英的引导和良性的组织发展模式及利益激励机制;其发展的外在动力是:市场推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非营利组织的扶持与推动。但蒲韩乡村社区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和问题:即政策支持乏力和法律地位缺失,组织制度困境,与农村两委及地方政府关系困境,综合性组织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承担困境。"综合性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取向: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和组织性质认定,完善制度建设,实现良性发展,明确协会组织与农村两委及地方政府的关系,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国外三种主流农协模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协会(简称“农协”)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农业协会发展的浪潮中,逐步形成了三大主流模式:传统的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东亚模式。这三种模式既有共性,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性。从兴起的时间和背景上看,三种模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诞生,决定了三种模式是为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从欧洲、美国和东亚处于不同的地域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上看,三种模式虽然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比如都遵循现代合作组织一些共同的特点等,其差异也相当明显;从类型上看,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突出其专业特性,都强调其专业的特征,因此,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更多的是以专业合作社闻名,而农业协会与政府间的关系不同也成为这三种模式的一个显著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信任变迁主要是指信任结构的变迁,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人类历史依次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信任结构依次经历了特殊信任——普遍信任——制度(系统)信任的转型.信任变迁背后隐藏着社会变迁的逻辑,逻辑演进的过程不是前者消失并被后者取代的过程,而是在一个历史阶段上,某一种信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于行进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而言,建构完善的信任结构,一方面,不能割裂掉信任的历史承继性;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制度信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唐琪 《今日上海》2009,(1):22-23
2008年,无疑是令全世界都难以忘却的一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汹涌而至,让所有人错愕不巳,也让各国的经济发展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或停滞或倒退。同年,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整三十年,上海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
深受户籍制度的影响的社会公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户籍制度的变革.库尔特·卢因的组织变革理论,放大到社会制度层面来剖析和审视我国户籍制度变革的全过程,可以从另一角度和层面来诠释户籍制度变革,即从社会公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变革来理解户籍制度变革.要从根本上废除二元户籍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建构新的社会心理和新的行为方式着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政府管理创新既构成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又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社会变迁的政府管理创新受制于多重因素,从社会变迁视角看,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的因素包括:经济代价的权衡;理性官僚制悖论;文化保守性与官本位思想和社会结构性张力。从深层次讲,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管理创新决不仅仅是单纯从技术层面就可以做到的,只有解决这些因素的合力问题,才可能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中国内地青年组织发育发展的典范,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和发展的一条路径;而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则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的另一条路径。通过上海与港、澳、台三地青年组织成长与发展的比较,证实了上海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在青年组织内涵的界定、历史成长、组织规模、成长逻辑、与政府关系、活动范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同时,上海与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年组织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成为双方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