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姚瀛志 《青年探索》2017,(5):101-106
近年来,澳门青年参与政治活动风气渐盛,在2013年的立法会选举中,首次有一名29岁以下的参选者成功以直选方式进入澳门立法会。青年参与议政事务在其不同成长阶段,心智发展是否达到利他为本的情操及可为他人表达意见及争取应有权益的能力,值得社会关注。本文以青年参政的行为发展及获得权力后对社会的影响,从弗罗伊德的人格结构学分析青年参政议政所需的心智发展,及其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以需求阶梯理论说明培育青年议政的重要性,提出青年充权工作与参政能力发展要相互配合;培育青年正确的议政目的;建立明确的培育方针;强调正面议政文化;建立公义制约确保议政行为符合社会大众利益的同时关注议政青年心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培育青年成为未来领袖的工作是社会的重任。青年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一方面必须培育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兴趣,但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尊重他人以及议政的能力。青年对公共事务及政府政策表达意见,是青年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是被尊重的。近年来青年表达意见的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俗称的“出位行为”亦屡见不鲜,引起社会不少讨论,一方面认为它是维护言论自由这一社会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也有认为遵守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同样是大众应当重视和遵从的重要核心。青年人议政行为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同时引起了社会对青年议政行为及青年培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