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1.
旧哲学的认识论在探讨人的认识问题时离开了人的社会性,从而把认识关系归结为单一的"主——客"关系,把认识过程、认识动力封闭在单一的主体之内;要克服旧哲学认识论的局限性,就必须遵循马克思、毛泽东等经典作家指示的方向,从主体的社会历史性角度,系统地考察认识主体的认识社会关系结构。认识社会关系结构是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社会联系方式,是由认识协作关系、认识协调关系、认识交往关系、认识占有关系等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既制约着认识个体和认识工具功能发挥的程度,又决定着主体系统的整体认识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 认识与实践的先后秩序,有事实上、逻辑上、规范上的三个层次。事实上的秩序,是就其现实性而言的;逻辑上的秩序,是就范畴之间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定的;规范上的秩序,是由其同人类活动的效益关系而确定的.从  相似文献   
3.
以"摩西十诫"为代表的律法主义理论是古希伯来宗教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在希伯来宗教政治正典中,律法所规定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系列的正义条款,它的要旨是教导人避开罪恶。而贯彻这种正义理念的途径就是对恶的审判和惩罚。特定的审判者可以基于怜悯而宽免罪恶,这一做法是对合法的惩罚权限的放弃。需要强调的是,与基督教新约以怜悯和关爱取代、甚至否定律法主义正义观的做法不同,希伯来人的怜悯观念与正义规则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4.
休闲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不同时代人们对休闲的理解与展示随着社会物质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在西方休闲观的历史演变中,从古希腊时代倍受崇尚与颂扬,到中世纪在最高信仰上帝面前保持的谦卑与抑制,再到近现代遭到劳动至上观念的否定与抵制,最后在休闲产业化时代重新得到重视与大力发展,休闲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地位几经起伏。本文着重探讨西方休闲观的历史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