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阶级民主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制度。下面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几个主要理论原则做些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治理腐败与民主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防治腐败的根本方法,也为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质上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制度。行政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对社会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乃是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所描述的巴黎公社政治体制,则是在打碎资产阶级的行政中心制度以后建立起来的、以社会权力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是未来无产阶级政治民主制的基础。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共和国则是这种新的政治体制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建国50年来,腐败现象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党的反腐廉政策略也在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改进,在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反腐倡廉策略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社会结构来看,是逆序发展的结果,即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最后再利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发展落后的生产力.这种模式导致在原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里,一直存在着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的尖锐矛盾,经济发展了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却被人们所忽略,这种情况割断了上层建筑正常发展的道路,结果出现了上层建筑逆序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还不具备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可以称之为落后 理想体制。这一体制有其内在的矛盾性。邓小平在总结这一体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创新姬金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一、社会主义本质与真理标准1、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本身应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它既应具有理想性的特征,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它又应具有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实际上就是它的价值性,功利性和对...  相似文献   
8.
腐败生存机制研究姬金铎一、研究方法研究腐败问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有的从政治学角度加以研究,有的从经济学角度加以研究,还有的从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加以研究。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即国家——社会关系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这个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它是我们党三十几年来继承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年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取得的又一个光辉成果。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则为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想形态与现实形态两种不同形态的变化。理想形态更多地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述和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相联系,现实形态则是更多地与我国的现实情况相联系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由理想形态向现实形态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特征理论是对理想型社会主义的理论描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则是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发展进程和发展目标的理论概括,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在实践中相结合的产物与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