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现场勘查中,提取到的遗留在一些光滑客体表面上的灰尘加层鞋印,在一般单色背景下,可以通过配光照相得到反差较强的加层鞋印照片,但配光照相对于多色背景往往由于本身配光角度及背景的局限,有时很难提取到一枚反差较好的完整鞋印.运用紫外反射照相技术,由于配光角度在拍摄过程中较难掌握,拍摄所产生的结果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不便迅速地拿出  相似文献   
3.
范畴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整个哲学史就是一部哲学范畴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中关于范畴的丰富思想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范畴概念并建构了第一个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范畴体系。在亚氏看来,范畴既是谓词的类,又是存在的种,兼具逻辑学与本体论双重意义,这正是其范畴理论的双重逻辑。亚氏范畴体系的划分依据两大标准,即"是否述说一个主体"的逻辑学标准与"是否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的本体论标准。亚氏范畴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即范畴的不平衡性与异质性并存,逻辑学与本体论的双向互动,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亚氏的范畴理论对以后整个西方哲学范畴学说的发展,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范畴理论的提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启发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刊《新左翼评论》(New Left Review)2010年第63期5/6月号刊登了瑞典著名美学家、文化批评理论家斯蒂芬·乔森(Stefan Jonsson)的文章《普世主义的意识形态》,探讨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普世主义问题。文章认为,普世主义在今天已经沦为一种意识形态,并扩展到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作者还联系巴里巴尔、沃勒斯坦的观点对文化多元主义等公共热点论题进行了深刻而富于历史色彩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曾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不能否认其科学性。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劳动价值论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对此,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市场经济呼唤,创新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内在和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心灵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维内涵;第二,生态危机也不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惹的祸,其深层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异化消费的价值观、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以及资本的内在全球扩张逻辑;第三,生态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乌托邦,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西方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投身生态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史。在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方论诠释学那里存在着一种主体性的悖谬,即一方面贬抑读者的主体性以求重构作者的原意,另一方面又主张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性以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解决上述悖谬的过程中提出了其对主体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理解的主体性寓于理解的历史性之中,理解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性的主体性,理解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保持着一种必要的张力,由此真正解决了理解过程中主体性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Rethinking Marxism)2012年第2期(第24卷)刊登了一组名为"资本主义的大众心理学"的专题文章。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菲利普·科泽尔(Philip Kozel)在题为《心灵转型与激进主体性的出现——资本主义的大众心理学导论》的导读文章中介绍了艾伦·韦纳曼(Alan Weinerman)、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主题发生重大转变,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的情况下,裁军,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呼声,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及伟大的国际政治战略家,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  相似文献   
10.
《弘明集》中的僧俗论辩文章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冲突。这一时期的文章以尚气、华丽、骈俪著称 ,而论辩之文却呈现出典雅、清丽、疏畅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