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基层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既是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但是,只有高质量的检查,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实效,徒有虚名的检查则百害无一利。为此,对检查也应作一番‘检查’。 首先,对组成什么样的检查组要进行认真的论证,对检查组成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实施检查前,要搞好思想发动,明确任务、纪律和  相似文献   
2.
此文作者方述,即季方,我党创始人之一,农工党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主席, 1890年 4月生于江苏海门县。季方曾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国、北伐战争。 1930年,季方追随邓演达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总务委员会主席委员。邓演达牺牲后,季方继续追求真理,寻找革命的出路。抗日战争爆发,季方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随即于 1940年进入解放区,历任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中行政公署主任、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交通部副部长、江苏省副省长等职。   此文是季方于邓演达被害一周年时撰写的纪念文章,季方的女儿季明同志对原文进行了点校,文中〔 〕内文字为季明所注。因为此文写于邓演达牺牲一周年,因此更真实地记录了邓演达的经历和思想,是对邓演达研究的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现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季方 《瞭望》2003,(44)
“思小康、奔小康”,这是神州大地的新气象。然而,有些人却借“建小康”之名,行“捞政绩”之实,做起“小康秀”的文章来。 比如,某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口号,于是便产生了“第一个别墅式的农民小康村”。而住着别墅的村民却背着沉重的建房债,只能靠外出打  相似文献   
4.
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國民革命,力求中國的獨立、自由、平等,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終於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一九二四年一月他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爲新的、革命的三民主義,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蔣介石背叛革命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  相似文献   
5.
五、邓演达先生欧游的踪迹及其所见(一)北极圈旅行遇险开亚洲人足迹的新纪元  1928年夏季,先生因休养身体及利用暑期起见,特于7月17日由汉堡乘轮到北极圈附近旅行,沿途经挪威各海港,越7昼夜至尖岛(SHITRDOGLU)。欧洲极北部岛屿彼时正当夏季,故一入北纬67°23′即半年为昼不复有夜,亥子时太阳犹高悬正北方,周围皆冰山,昼夜太阳炳耀,不知黑暗为何事。唯所乘之船因将进入港时遇大群浮冰,碰撞太多,致头部受伤甚重,幸近挪威西海岸,即驶入停泊,设法补救,而该船人员都无法修理,乃电附近之俄国碎冰船克拉辛号(此船已救北极探…  相似文献   
6.
季方 《法制与社会》2014,(7):242-243
为调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土地所有权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主义"向"相对主义"的演变过程。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我国亦不例外,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之考量,国家可以强制性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产权失去其绝对完整性。我国土地征收实践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社会矛盾的激化亟需对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予以完善,以促进土地征收活动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7.
7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将于9月份开业的福连四星级涉外阳光假日大酒店开始向全社会招聘员工。酒店向所有前来应聘者提出的第一道考题:准确、庄重地把《国歌》唱一遍。结果,第一批应聘者中有3人因不会唱《国歌》,当即被主考官淘汰:6人因《国歌》唱不完整,被要求学会唱完整后,再进入下一轮考试。’读罢这则消息,笔者深为这家大酒店把唱《国歌》、爱祖国作为员工的基本素质,从一点一滴帮助大家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做法叫好! 国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爱国主义的充分体现。然而,时下不会唱《国歌》的大有人在,歌词不了解的也不乏其人,认为《国歌》过时俗套不愿唱、青  相似文献   
8.
季方 《理论参考》2010,(6):32-33
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有主体因素,也有客体因素,从大的方面来看,影响房价主体因素有3个、客体因素有4个。  相似文献   
9.
(三)对保加利亚的重视  先生于1929年的七月即决心要到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去生活,因为国内的状况既不许他回来居住,并且工作不能有效。在欧洲的研究效果较大,而保加利亚生活最便宜(每月六十大洋即足),又有相交甚好的朋友在那边。但因种种人事的关系,直至翌年(1930)的二月下旬始得履践到保加利亚的都城索非亚。经十余日的考察,一切城市及农村中的生活都得先后尝过。先生以为这一次旅行所得的印象,为到欧洲以来最好的。他相信保加利亚是中国将来最好的模范,尤其是关于农民问题方面,他以为中国的青年学生——决心为人民奋斗的青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