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环境保护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律也需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绿化".在目前民法典制定的讨论热潮中,很多学者试图对未来的民法典进行绿化,而对民法典进行绿化的关键在于民事主体①制度.本文从民事主体制度的传统设定开始着手,对于民法和环境法的价值目标和理念进行了剖析,然后从功能和民事主体的本质方面分析了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反映代际公平内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暗含着经济法的终极价值即和谐价值.经济法追求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和谐,追求市场与政府的和谐.要实现和谐的终极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坚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有机统一,坚持市场经济利益主体贫富差异的有机统一,坚持经济实体法与经济程序法的有机统一.坚持市场主体盈利与信誉的有机统一和坚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目标与代价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宋晓丹 《奋斗》2020,(3):31-33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农村、农民和工业、城市、市民的一个大产业,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黑龙江省计划到2022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成黑龙江第一支柱产业。五大理念的提出,消费结构升级,高新技术的不断变革等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保护写入宪法,进一步明确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使得法学界探讨民营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列举民营企业家族式经营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民营企业家族式经营的基础和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民营企业家族式经营进行法律规制的初步框架,并构筑以《公司法》为核心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宋晓丹 《理论月刊》2010,(9):120-123
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刺激手段,排污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其追求的直接价值目标是效率。但排污权交易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以交易市场的形成和交易规则的确立为关键,这些都从根本上体现了环境公平的内在需求。排污权交易制度中的环境公平包含了代内和代际公平的多重内容。在具体制度设计上,作为分配基础的总量控制制度使后代人环境权益的享有得到保障,而排污许可制度和市场交易规则保证了排污企业在对当代份额内排污权分配上的公平。政府权力约束机制、环境监测制度等则从其他层面促进公平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涂文学  宋晓丹 《世纪行》2009,(12):31-36
张之洞自1889年任湖广总督来到武汉.至1907年进京离开武汉,历经18年,除中间两度暂时署理两江总督两年多时间外。一直在武汉推行“湖北新政”,修铁路,办工厂,兴学校,练新军,使武汉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据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祥地,蜚声海内外的外贸大港及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治理变革与民营化运动,PPP模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自在公用事业领域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很快也在环保领域产生了积极效果.环保PPP模式是实现环境多元共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在选择,其推进程度与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环境多元共治的效果与实现程度.但环保领域的特殊性、政府主导性、多元角色冲突以及合作双方行为异化风险等因素导致环保PPP模式在实践推进中存在诸多困境,亟待通过制度安排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宋晓丹 《学理论》2013,(15):88-89,105
通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进行客观、现实的评价与分析,明确黑龙江省接续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黑龙江省资源获得合理配置,从而为制定提升黑龙江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竞争力路径提供依据,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晓丹 《前沿》2010,(13):61-65
当代社会环境纠纷解决手段虽然已经多元化,诉讼方法却仍然是解纷机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诉讼法在救济环境侵权时存在重重障碍,需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学界关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路径有改良与革命两种观点的争论,但实质上两者是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所做的解答。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完成,一方面需要传统诉讼法通过改良作好接纳新制度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完成环境权理论的夯实,具体通过诉讼先行的方式推动现实准备的完成进而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突出,极大地制约和影响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高校声誉.虽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均在不断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但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质量提升效果较为有限.有必要结合法学本科教育的特点,深入剖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的质量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