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尤文梦 《实事求是》2020,(1):107-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界关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亦展现出研究内容的全面化和深入化,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的实证化。学者们深入探讨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相关概念、战略意义、历史轨迹、经验启示、实现路径等问题,为进一步扩展研究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仍存在学理性有待提升、整体性眼光和对过程的关注有待突破、中观和微观的动态研究有待深入、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的应用有待涉猎等诸多遗憾,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事关重大,《共产党宣言》文本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精髓。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泉;通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重温《共产党宣言》文本,建构“五位一体”的逻辑理路,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场域中占据主流和优势地位才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营造良好生态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前提;锤炼高素质工作队伍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条件;增进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导向;构建系统传播格局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依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