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华 《黄埔》2012,(2):71-72
“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这是老人们的一句口头禅。新春佳节,要是没有鞭炮,节庆气氛肯定大打折扣。说鞭炮,笔者便想起台湾正月里的“攻炮城”。“攻炮城”并不是动用大炮去攻城堡,而是一项独具情趣,场面壮观,并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年俗娱乐活动。自古以来就是台湾民间正月里的主轴节目。  相似文献   
2.
我的故乡福建东山岛与台湾水相连、语相通、俗相似,两地民间有不少奇特有趣的婚俗,令人耳目一新,"引路鸡"、"连尾蔗"便是婚俗中精彩的一幕。"引路鸡"并不会引路,但它婚俗当中必不可少的"演员"。姑娘定亲后,做家长的在准备嫁妆同时,要选购一对健壮无病的公鸡、母鸡,公的要刚会啼明,母的须即将下蛋。把它们养在笼中,不让它们与其它公鸡、母鸡来往,并饲以精料。总之,这两个"鸡演员"看上去必须精神抖擞,不能垂头丧气。到了女儿出嫁这天,做父母的要量两条九尺长的红纱绳,一头绑住母鸡的脚(以能走而不致于逃脱为宜),然后,把它们抱进一个彩绘吉祥图案的新饭篮中,由陪同新娘的傧相(当地人习称"新娘伴")像护送高级贵宾似地送到新郎家。这两只鸡通常安排在队伍中的车前、轿头,像领航员似的,所以就叫"引路鸡"。"引路鸡"到了新郎家后,算是完成了引路的使命,摇身一变,"转变职能"改称"公婆鸡"。这时"公婆鸡"也称"夫妻鸡",象征新婚夫妇恩恩爱爱。还有一种含义是,当地俗信鸡有五德,誉之德禽,  相似文献   
3.
展华 《两岸关系》2004,(11):59-59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祝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老人的崇敬,也是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感激。 最近,笔者在采风中得知,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很看重为老人做寿。但是,台湾同胞的“做寿”与“过生日”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这些礼仪的意义都在于祝福、  相似文献   
4.
"佛"字巨刻     
展华 《侨园》2010,(11)
  相似文献   
5.
展华 《黄埔》2011,(6):69-70
丹桂飘香、金菊笑绽的秋日,表兄从台湾回漳州老家探亲,赠送我一副精美的竹筷和一个造型别致的竹制笔筒。他说,你们现在不愁吃不缺穿,赠送吃的穿的不稀罕,也难以给你留下印象。台湾是竹子大观园,赠送竹制品更有意义。接赠这两件我心爱的、来自宝岛的土特产品,我犹如喝多了金门高粱酒一般沉醉。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人对月亮崇拜至极,称为"月娘妈",每年中秋节将届,家中的老辈人就会叮嘱家中小孩子不可手指月亮,说如果这样做会亵渎月亮,耳朵会被割破。有一首台湾歌曲唱道"天顶的月娘(月亮),床前的母娘……"台湾民间文化中的月亮亲切细腻,富有人情味。满月所流淌的月光像是母亲慈祥的目光,台胞唱的"月娘歌"就像儿女在向母亲倾诉心事。中秋之夜,要到月光照泻到的阳台、庭院摆上桌几,陈上各式月饼、时令水果敬奉月娘妈,表达对月亮造福人类的感恩,沐  相似文献   
7.
情寄中秋月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相似文献   
8.
蛙叫塘畔,蝉噪枝头,又一个暑夏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享受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消暑降温乐趣的同时,笔者禁不住穿行文海字林之中,追溯古代人的"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9.
展华 《传承》2009,(1):62-62
小时候,每当快到除夕,当家的祖母会不时给我精神鼓励:"孩子,争取考出好成绩,年夜围炉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在上世纪"以粮为纲"的年代,吃的问题总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年夜围炉则是一年中最有诱惑力的大餐,我巴不得日历很快就  相似文献   
10.
坐腻了酒家包厢,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与在台湾的上房亲侃起台湾的吃桌,倍觉有趣、有味、有情。台湾与我家乡闽南地理相近,方言相通,风俗相同,向来注重礼仪,设宴请客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习称赴宴席为"吃桌",凡喜事称为"红事",丧事称为"白事"。台湾民间吃桌很有讲究。红事的吃桌,事先应"放帖"(即发请柬)。客来时要先敬茶、敬烟。桌面上摆有桔子、香蕉、菠萝、苹果等水果或佐餐小菜,谓之"盘脚"。主人设宴每桌多为8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