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理论内涵来看,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旨,而其核心理念内含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互利双赢的思想.从实践方向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坚持经济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由认识到行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需坚持两个尺度: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物的尺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二是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的尺度".两个尺度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公民环境意识教育除了科学、法制和道德教育的角度之外,还应关注审美的角度,即从环境审关角度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环境审美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所没有的优势与独特性:以爱的情感为核心,对人的影响深刻而持久;以超越功利性为主要诉求,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品格.环境教育是提升公民环境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北京理工大学立足学校育人目标,科学打造、协调联动建设"二级三类"实践基地,形成既统一有序又色彩纷呈的多层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提高了社会实践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直觉主义认识论的兴起,与西方哲学存在论视角的转换密切关联。西方传统哲学以追问形质、“存在者”为鹄的,发展起理性主义;中国哲学力图超越形质,体悟至神至妙的“道,”发展起直觉体验等非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传统使西方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引发出许多问题。为了克服理性主义的困境,西方哲学发展出许多新的路径,其中之一就是走类似中国哲学的直觉主义路径。这种路径不再追问形质、“存在者,”而是追问运动变化和“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托的一门崭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增强其教学实效性是"原理"课教师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夯实任课教师坚定而自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是取得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前提;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师的移植,是实现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知识背景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是确保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