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我是在美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这五年来一直靠《瞭望》获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准确感觉.今天看到贵刊95年44期上有一篇题为《瞭望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的文章,不由地提起笔来要对你们的认真、尽职的工作表示感谢.如果要说“瞭望”在我心目中的位置,那么我说它是我读到的中国出版的所有刊物杂志中我最爱读的.我在美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多年来一直想从中国的经济学刊物或大学学报上读一些反映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文章,但不幸的是国内的学术刊物很少有值得我们去细读的文章,而《瞭望》周刊上几乎每期都有值得让我细读的东西,如两年以前(93年)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新闻分析,这一期  相似文献   
2.
今天跟大家一起听了著名专家的演讲,一场很精彩的演讲和讨论。周其仁老师讲的是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对于流动性控制问题。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演讲非常精彩。中国流动性问题与M2的发行有关。过去30年的常规做法是,M2的年增长率在是GDP的增长率上再加三到四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延续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投资推动的。这种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造成房地产投资的结构性过剩和巨大的宏观杠杆率,形成了新兴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政府继续坚持对于房地产产业的调节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基本前提是,让市场机制在投资品市场、基础设施产业和资金市场里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无接触的人际交互活动的主要介质物是信息技术,开发传输信息技术的过程使人类正经历一场知识革命、科技革命和思想革命,我们需要借助于无接触的信息技术使中国的制造业得以重新整合,实现智能互联。但是,计算机、人工智能至今仍然无法超越人际直接接触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常识、常理、常伦和人之常情,并且人际间直接接触关系仍然是人类生活价值的核心基础。而且无接触的信息网络与有接触的人际联系之间就好像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共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平新乔 《人民论坛》2020,(14):24-26
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只是一次外生的自然灾害,美国欧洲股市下跌还不是一场金融危机。事实上,人类就是在迎战新冠肺炎疫情灾难的过程中,迎来了从"接触经济"向"无接触经济"为主的产业转变和经济转型。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和贸易、物流网络的更新,也是一场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疫情会带来全球竞争力的重新排序。我们要基于"无接触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保障房属于公共品,商品房属于私人品,当供地给定时,保障房的最优比率问题其实就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优比率问题,这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理论上,政府可以控制供地、控制土地出让金来得到保障房的最优比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