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回首纵观,在那个内忧外患、风起云涌的年代,国内每一位爱国进步青年的心中都会点燃同样的信念——寻找救国之方、探求强国之策。这其中,在千古风流、人文荟萃的江津,就有以聂荣臻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他们背井离乡,走出夔门,走向世界。"五四"一把火点燃了江津青年的热血1919年5月4日,初夏的北京炎热而烦躁,一场风暴不可遏  相似文献   
2.
正得胜街是江津几江城区有名的街道,在1987年出版的《四川省江津县地名录》中就有"得胜街"的词条。其解释为:"得胜街,原名小西门街。1958年取‘人民得胜利’之意,更为现名。"其实,得胜街之名,最初来自得胜门,而得胜门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江津城古时有城池和城墙,其城墙较高。在明朝正德庚午年间(1510年),农民起义军曹甫攻打江津县城时,将西南面的土筑城墙攻破。1514年,江津县衙组织民众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加固,并修建了九道城门。清乾隆本《江津县志·卷二·地理志》云:"甲戌,知县杨威请于当道而筑之。周遍一千丈有奇,高一丈八尺,为九门:迎恩门、通泰门、嘉惠门、临江门、得胜门、西镇门、南安门、东阜门、北固门……"  相似文献   
3.
正江津有两个老地名很有名,一是仙池,二是香草楼。早前仙池和香草楼属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高牙乡仙池村和香草村,当时仙池村有耕地2187亩,2247人;香草村有耕地2173亩,2251人。如今仙池村划入江津区鼎山街道办事处,香草村划入江津区先锋镇。仙池其实就是一个小盆地,四面高,中间低平,所以又称仙池坝。香草楼在仙池坝的南畔,不过这座楼谁也没有见过。《太平广记》是宋人李昉、扈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而该镇的梯子坎则是聂荣臻少年时代非常熟悉的一个小乡场。梯子坎早年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地名,位于江津长江北岸,距江津县城30余里,曾叫金紫乡、梯子乡,现属吴滩镇。因后来有了梯子乡,所以就有了梯子场。梯子场在梯子乡的中部,这里原来是江津县去永川县的驿站,也是江津和永川两地的交界点。  相似文献   
5.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民国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成为自己捞政治本钱的工具,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  相似文献   
6.
1945年,周恩来曾亲自追问一起由国民党军队在江津县制造的严重扰民的"炮击乡长案",使凶手受到了惩办。1944年春,国民革命军十四军直属队野炮团驻扎重庆近郊的江津县,团长姚祖隆是当时江津地区最高军事长官。野炮团下  相似文献   
7.
从1926年12月江津县开始建立地下党组织,到1949年11月28曰江津解放,江津地下党走过了23年的战斗里程。在血雨腥风中,在白色恐怖里,江津地下党表现出了非常的顽强和坚定,虽四次遭受国民党的严重破坏,但每次都又重建和发展起来。星火燎原,不畏挫折,最终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8.
庞国翔 《党史纵横》2010,(5):55-55,58
綦河,古名焚溪、南江,发源贵州桐梓华山乡,全长230多公里,下游流经重庆所属的綦江和江津并注入长江。綦河之美,有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江渊题诗为证:“焚溪遥合大江流,浩荡烟波送白鸥。  相似文献   
9.
庞国翔 《党史纵横》2008,(11):51-55
她是我国妇女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的领袖、共青团第一任中央委员会书记施存统(施复亮)的妻子,同时还是我国著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母亲,她叫钟复光。  相似文献   
10.
庞国翔 《党史文汇》2008,(12):48-51
1944年3月24日,国民政府陪都重庆的《大公报》发表了资深记者于淼采写的一篇通讯,通栏的大标题赫然醒目:我们都跪下了!在这大标题下还有一个副标题是:白沙镇献金大会记。这篇1500多字的通讯,将倾囊支持抗日的江津民众在冯玉祥组织的献金大会上的动人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接着,该报又发表《赞扬江津人》的文章,歌颂江津人民热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