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917年,北洋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外交形势,收回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在具体接收过程中,北洋政府暨地方当局遵循国际法惯例,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基本实现了平稳接收。此后又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租界到特区的改制,使原租界地区没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租界改制为特区后,中方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北洋政府对外的妥协和软弱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文化圈理论入手 ,具体分析了幕府锁国时代由旧的华夷秩序观到“日本中心主义”的变迁、原因 ,以及这种变迁对形成日本海外扩张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灾之后的华洋义赈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赈灾运作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构,并在实践中独创标本兼治、救防结合、重在防治的“科学方法之防救”,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在防治灾害和建设农村中加以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廖建林  卢勇 《理论月刊》2005,(10):70-7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学问观经历了由儒学区分体用的传统学问观向"文理"分科的新型学问观转变的过程.由于科学精神未能真正贯彻到新的学问观之中,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民国时期的"重理轻文"现象."重理轻文"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实际的效果上分析,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长远来看,"重理轻文"的观念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代体育是中国传统体育与当代体育的中接点 ,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92 4年民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运动会” ,规模空前 ,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考察这届全运会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社会观念的转变是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 ,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反过来影响着近代社会变迁 ,在维护国家主权、提高妇女地位、鼓舞民心士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