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三大难点问题探析廖清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发表以来,我国理论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拟联系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的其它内容对讨论中存在着的三大难点问题提出一些思考。这三大难点是:其一.邓小平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是什么?其二...  相似文献   
2.
廖清胜 《唯实》2005,(3):40-4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观又被称为"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当代选择,必须立足于科技全球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将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结合起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既要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重塑当代科学文化,又要用科学的理性主义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系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科学文化转型到新的历史境界。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与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对科学技术的曲折认识过程,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科学文化的艰难转型过程。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孕育、兴起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科学的文化力量开拓前行的结果。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与现代科技文明“同行”的社会文化,坚持以科技人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使科学尽快从“物化”、“神化”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用科学技术创新社会主义、复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文化力量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的力量、科学思想的力量等四个方面 ,它有力地推动着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现代化、文化科学化的发展。当前 ,我们应以科学的文化力量推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理性的二因素与科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求索》2007,(2):125-127
人的理性包含有逻各斯和努斯两个内在因素,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基本形式。受此规定,科学理性也是由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而实践理性又包括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矛盾的方面。科学理性这一特殊的结构,使科学不仅在其理论旨趣上具有“学”与“用”、“知”与“行”的二重性,而且在其实践功能上具有“利”与“义”、“福”与“德”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7.
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自由个性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清胜 《探索》2005,25(3):141-144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两大理论背景,其一是马克思自由个性观的红色理论,其二是当代生态世界观的绿色理论。这两大理论之所以能够一起融入科学发展观,就在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具有浓厚的生态哲学意蕴。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也反映了“红”与“绿”结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社会形态范畴的界定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廖清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本文试图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社会主义认识方面的论述作指导,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范畴的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9.
科学文化传播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探索》2004,(1):67-69
我国科普工作正在由以往单向的科学知识普及发展到双向互动的科学文化传播阶段。科学文化传播肩负着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我们应将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结合起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学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科学尽快从“物化”、“神化”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加速实现科技人化,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江泽民科技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探索》2003,3(1):27-29
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基本内容可以从科学技术观、科技战略思想和科技方针政策三个方面去把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日臻成熟的表现 ,江泽民科技学说阐明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构筑起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 ,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进步道路 ,是新世纪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