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廖艺萍 《求知》2005,(11):4-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从和谐社会建设命题的提出到落实措施的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提出的根本性问题的深刻思考,表明了我们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廖艺萍  曾盛聪 《前进》2006,(8):49-5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们的荣辱追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党中央提出“八荣八耻”的道德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当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石,具有深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树  相似文献   
3.
廖艺萍 《理论导刊》2006,1(1):11-13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农民工群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民工的非制度化参与正消解制度化的参与,长此以往势必酝酿巨大的社会冲突,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在我党首次提出共产党员的标准,阐明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提出“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并把党员的党性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论述了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强调通过党内教育等途径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些真知灼见对当前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廖艺萍 《新东方》2005,(11):7-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和谐社会作出全面规划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标志着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考进入更高的阶段,也标志着和谐杜会的建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农民上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党中央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议题时,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对农民工的管理,完善农民工的政策。然而在现实状态中,农民工却长期处于政治参与的边缘状态,表现为制度参与的虚置与非制度参与的扩增,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其对政治秩序的疏离,销蚀政治合法性,破坏社会和谐,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民主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艺萍 《探索》2005,(2):48-50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时期。能否顺利渡过发展的临界点,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而在于它能够通过民主机制有效化解冲突,使社会处于动态的和谐之中。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体现了时代生存方式与时代话语的理想信念形式,它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赋予理想信念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探求澳门实施“一国两制”的特色,将有助于理解许多在处理香港事务时不曾遇到的问题,这将有利于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稳定与繁荣。 一、正确处理摒弃原政制的殖民色彩与继承、完善的关系。 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和葡萄牙在港澳两地所实行的都是殖民性质的政制,由港澳总督代表伦敦或里斯本管治殖民地,为宗主国服务。但是,由于港澳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英、葡殖民者在管治方法上的差异,两地政治体制的发展状况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廖艺萍 《前进》2005,(7):36-38
不论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特性看,还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看,注重社会目标,讲究整体价值,追求共同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华民族建设美好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与支柱。传统文化底蕴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把自己的宣言写在旗帜上,作为一种理想信  相似文献   
10.
廖艺萍 《求知》2005,(9):12-1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但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表明,社会的和谐运行状态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依赖于执政党有效进行国家治理和社会整合,依靠民主政治制度来安排和运作的。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