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伊利而言,自创立之初就树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诚信已经成为伊利发展基石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联邦陪审团审判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确立的陪审团审判制度是俄罗斯的近年来司法改革成果的体现 ,是其由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转变的一个缩影。其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司法实践的检验 ,但它体现的法院裁判中立的观念将会给正在进行司法改革的国家以深远影响。俄罗斯与美国陪审团审判制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再谈传媒与司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剑秋  韩阳 《河北法学》2003,21(4):32-34
传媒自由与司法公正是民主社会最弥足珍贵的两大价值。从应然的层面而言,两大价值应当是良性互动的。即,如果传媒对司法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得当,可以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刑事被告人获得合理公正的审判。但如果传媒的舆论监督超越了它应有的限度,则不但会导致司法的威信降低,也会影响刑事被告人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的实现,从而阻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实然层面的两大价值关系却犹如一柄双刃剑,如何用其利、避其弊也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与探讨的话题。探讨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分析我国传媒与司法处于非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两者在本质上不是冲突的,在目前我们应强调舆论的监督,并对完善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刑事再审制度改革是近年来诉讼法学界探讨的热点之一 ,然而对其性质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认为再审的性质有二 :一是救济性 ,再审程序是一个有别于上诉审程序的救济程序 ;二是调和性 ,即再审制度一方面是调和判决实体确定力与实体真实主义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是调和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种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迄今,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的酝酿和提出阶段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具有三个特征:1.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许多人对股份制企业有“资本主义特色”的疑虑和担忧。2.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巨大成功,许多人幻想着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也能够一“包”就灵,而无须进行其他更多的探讨和尝试。3.期间我国进行过多次物价改革和价格调整,虽然经常有降价的辅助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