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基于伦理和经济若干特征来分析社会道德底线失守的原因,并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结构”作简要评析,从某一个视角解释道德底线失守的演化路径.个体道德底线是社会道德底线的第一道屏障,个体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文化结构中才会逾越社会道德底线;通过分析当今社会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某些认识误区,试寻找社会道德底线失守之谜,从而提出道德自律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官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场所,其称呼语的转换更是具有强大的语用功能。基于官场小说文本,可将官场称呼语转换的语用目的归纳为改变心理距离、调节话语气氛,表明政治态度、暗示政治前途,显示身份地位、折射宦海风云,标志话题变化、提示谈话内容这四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的北三市(即庄河、瓦房店、普兰店)的农村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状况如何,对整个大连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大连北三市的农村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农村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变化大连北三市农村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农村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农民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呈现如下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传统的升学导向、应试教育理念的重要挑战和突破。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家长的认知和赞同,才能为顺利实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保障,促进高中生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