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舍勒的先天价值秩序概念是我们理解和阐释价值秩序的理论基础,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文化价值秩序、共同体价值秩序、个体价值秩序等概念。舍勒认为价值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先天的价值高低关系。价值秩序具有先天性,无任何预设主体,不同于道德规范和道德律令。根据价值的载体以及价值性质来划分两种价值秩序,分别为"形式的秩序"和实质的秩序。价值秩序虽然是先天的,却可以被主体的情感体验结构把握和认识,现实的经验世界中会形成多元、多变甚至与先天价值秩序颠倒的价值排序。先天价值秩序概念具有奠定价值秩序的基础、凸显重建新的价值秩序的理论诉求、开启价值秩序研究的问题域等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对正义观念作了多重限定.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是由公开的正义观念调节的社会.罗尔斯的正义政府也关注评价制度,正义感的普遍形成是评价制度完善以及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标准,是秩序社会的道德支撑.按照正义原则形成的行动的欲望即正义感的形成以及如何普遍获得的问题对于罗尔斯所论证的“组织良好的社会”的构想和当今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永芝 《前沿》2011,(6):15-17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背景出发点和理论生长点。因此研究马克思的理论离不开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分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利用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意识、视角分析和理论成果,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本文就从马克思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场域和问题域出发来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嬗变。个体价值秩序是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化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和切入点。人是价值性的存在,更具体地说,人是价值秩序的存在。个体心中的价值秩序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的个体价值秩序变迁呈现最高价值的虚无化、价值偏好功利化、价值秩序去理想化等基本特征。因此,必须反思当代个体价值秩序的病症,通过最高价值的追寻、主导价值秩序的建立等构建理想的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语境中,中国哲学的理论知识和文化底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沟通与彼此内容的丰富成为发展出属于中国特色哲学的重要途径。而老子的"道"中所引伸出的人性观、价值观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内容的丰富、价值观的选择以及如何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的发展自己的人生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老子的"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之间的对话是可能的和现实的,并将对当代人们的价值观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