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化解社会矛盾方式不仅仅是诉讼,非诉讼方式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学者对诉讼外矛盾纠纷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往往对法院调解、仲裁等纠纷解决途径关注较多,而对公证更关注预防纠纷的功能,对其解决纠纷方面的作用关注较少。事实上,公证独特的职能优势决定了它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泛化和复杂化,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和法律化的趋势,强制执行公证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作为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方式无疑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与法律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公证与人民调解在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方面,存在着很好的良性互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两者共同之处,往往忽略或者难以分清两者的差异。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3.
婚前财产公证是公证机构对夫妻双方婚前的个人财产和债务或者婚后的共同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婚前财产公证的确立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婚前财产公证有利于约束夫妻双方,有利于夫妻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够为司法系统提供便捷有效的证据,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我国婚前财产公证的普遍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夫妻双方利益的保护力度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对公平的有效保障,容易出现以合法的财产公证形式规避对外债务的问题,没有对违约责任进行规定,可能使婚姻双方的信任感下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于行政委托关系,我国的相关立法尚不完善,理论上的专题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试从行政委托关系之主体尤其是受托主体的范围,行政委托关系本质特征之再认识,以及行政委托关系对受委托行为的效力与责任影响三个方面做一点有益的探讨,以期能够弥补当前关于行政委托关系法律研究中的稍许缺失。一、行政委托关系主体之讨论我国学者对行政委托、行政委托行为、依委托行政行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颇多,大都对行政委托的法定限制性、现实必要性、法律效果等内容已无疑义,纵观各种观点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对行政委托法律关系主体范围的不同认识上。因此…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14日,湖北某大型化工集团公司销售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的两名同志赶到湖北省公证处,提出不可抗力公证申请。有关该申请的基本情况是:日本某株式会社驻武汉办事处(以下简称日本会社)于1998年初分别与化工公司及斯里兰卡某公司(以下简称斯国公司)签订转口贸易合同,由化工公司向斯国公司供应价值77万美元的5000吨重钙,交货日期为1998年9月15日,交货地点为江苏连云港,但由于我国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底至9月初暴发特大洪涝灾害,作为化工公司原料供应及产品外运主要途径的铁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化工公司生产所需…  相似文献   
6.
房产出售委托是房屋产权人授权代理人以产权人的名义出售其所有房产的意思表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产权人承担。根据委托人授权代理人出售其房产的目的不同,房产出售委托目前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发展中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公证制度在化解社会纠纷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将为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和谐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