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目前所设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可分为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和狭义的环境保护审判庭三类。在我国设立环保审判庭具有现实的依据和意义,但存在管辖范围、成员组成、案件来源等一系列难以确定和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我国环保审判庭宜在局部试点,不宜在全国推广,宜成立专门环境法院或实现现有专门法院的转型以应对生态环境案件。  相似文献   
2.
“官员复出”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其造成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官员任用这一普通行政程序,在信息时代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理由不充分的“复出”行为触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透过对信息公开制度、行政问责制度和依法行政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官员复出”的规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目前所设的环境保护审判庭可分为环境保护合议庭、环境保护巡回法庭和狭义的环境保护审判庭三类。在我国设立环保审判庭具有现实的依据和意义,但存在管辖范围、成员组成、案件来源等一系列难以确定和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我国环保审判庭宜在局部试点,不宜在全国推广,宜成立专门环境法院或实现现有专门法院的转型以应对生态环境案件。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除了通力合作,制定并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外.还应制定具体的国内法,以实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并更快地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西方一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伞状法律体系,使其更加从容地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我国虽然有不少单行法涉及到了循环经济、节能等内容,但并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更没有将已有的法律整合出一套法律体系。因此,采用环境法领域常见的“伞状立法”结构.建立一个以“气候变化应对法”为统撮的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