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项目制作为一套独特的地方治理机制和常见形式,在地方治理资源使用、治理效能优化和社会互动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多重治理风险。在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经济TCE模型的理论视角下重新考察并分析,能够提炼项目制在地方运作过程中各类治理风险产生的核心要件与其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项目制的地方化运作中的两次责任风险转移和政府内部行政体制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中行动主体之间协作的影响,形成并稳固了一个秩序化的治理结构,从而有效阻缓、消解并预防了项目制产生的一些关键性的治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深入挖掘、盘活优化存量资源是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建设宜居社区的重要举措。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对老旧小区存量资源改造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实践逻辑。为实现老旧小区存量资源改造的有序运维,社区需强化自身感知能力、重构能力和造血能力,构建合作网络机制,强化改造+服务机制,完善微利可持续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全面、持续、有效的治理创新,是对全面改革深化阶段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能动回应。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包括政治类创新、行政类创新、公共服务类创新和社会管理类创新等内容,以历届地方政府创新奖为数据分析源,通过量化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地方政府在推进治理创新中的适应性差异及长效创新路径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长效发展。分析显示,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所推进的治理创新在创新内容、区域分布和主体层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民本政府"的价值驱动、"民主化、技术化"的决策取向、"多元合作"的主体定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客体定位、"动态治理"的过程导向是历届地方政府获奖项目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洋秩序变迁与中国海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历史中产生并随着海洋秩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海权虽然不是国家兴衰的唯一决定条件,但是对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国家的主权、领土、综合国力。纵观世界各强国的发展史,无一不是以海立国,以海兴国,海洋秩序变迁的三个阶段及当代各国对待海权的态度、措施充分证明了各国对海权越来越重视。中国是海陆复合型国家,海洋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世界局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海上力量薄弱,周边环境复杂,全民海洋意识极度残缺,对中国海权的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既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打通厨余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也是创建绿色社区的必然要求。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和青岛市Z社区的个案研究,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共创逻辑包括社会价值共创、知识价值共创和文化价值共创三个方面,同时因尚未形成稳固的治理共同体、常态化的知识更新机制和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而面临价值共创的可持续性挑战。提升老旧小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效能,还需加快构建治理共同体、提升绿色活动认同感并强化制度和技术的驱动效应,进而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社会价值共创活力、知识价值共创能力和文化价值共创效力。  相似文献   
6.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时代背景下,自适应创新是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诉求。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和创新诉求,农村电商的创新呈现出基于创新情境、主体适应和关系联动,框塑创新环境、形塑创新方式、重塑创新活力的自适应创新逻辑。鉴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以及由于泛化政策、模式趋同和外援依赖所导致的自适应创新可持续性挑战,需以复合优化策略进一步培育农村的自适应创新生态、活化自适应创新形式并强化自适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