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与科学技术孙来斌敖带芽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在这一个半世纪中,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时仅仅是诸多社会主义学派中的一个流派,到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思想,从“欧洲上空的一个怪影”到掀起世界翻天覆地变化的一批...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企业主是一个迅速崛起并日益壮大的社会阶层,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政治参与的渠道灵活多样,现有的参与途径已不能满足其快速成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的分析,目的在于把握该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检思我国的政治参与制度,探索有序参与的实现途径,促进阶层的平稳流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市场经济中所蕴藏的先进文化内涵开掘出来,营造先进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培植市场经济中先进文化新的生长点,并注意克服市场经济中与发展先进文化不一致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才能使意识形态建设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水平。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全球化的前途命运如何 ,是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担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同时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遇到了自身释放出来的强大社会抵抗和反对力量 ,不是取代资本主义的任务已经过时了 ,而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客观条件暂不具备。全球化的潮流不可能淹没社会主义 ,相反 ,社会主义将在全球化舞台中复兴。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社会思想的集中概括和反映,不同的语言体系表达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内容.本文对我国三十年来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创新进行了总结梳理.将其内容概括为十个方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意识形态表达方式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为社会提供一套认知范式和解释体系,赋予意识形态亲和力,以达到争取更多的受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建立,既需要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同时也需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这种经营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即社会通过法律、道德、行政、教育等手段参与经济领域的活动,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监督务D导和制约。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还包括丰富的文化内涵,市场经济需要文化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自明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由于不可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而有人对人文社会科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示怀疑。随着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创新是政党持续执政的思想保证,执政党只有使意识形态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才能在变化的时代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应该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完善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理解与沟通,让传统意识形态为现代政治生活服务,警惕某些人对传统的极端不理智行为,似乎破坏得越彻底,就越是创新,结果是旧的破坏了,新的没有建立起来。在承认不同利益群体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多元整合,创造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够为人们提供核心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加强与当代各种学术思想的对话、交流和论争,吸收其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现有的参与途径已不能满足其快速成长的政治参与要求。扩大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反思我国的政治参与制度,探索公民有序参与的实现途径,促进阶层的平稳流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