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对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幸福、民生幸福等内涵的解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探析,认为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表达了民众追求幸福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引领下的民生幸福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也是对西方幸福观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与扬弃,使民生幸福观为民众所接受,被社会所弘扬。通过对民生幸福体现社会共同追求价值目标的论述,提出了构建共同价值观引领下的民生幸福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施蕾芬 《前沿》2009,(4):122-125
文章重点介绍了“三点一面”的学校与社区德育互动网络体系,即:以青年志愿者组织为切入点,以美德教育委员会为支撑点,以“家班”美德共同体为基本点,以学校社区一体化平台为立体面。并对“三点一面”互动网络体系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构建互动网络体系,拓展了美德教育的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者的队伍,丰富了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美德教育新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实现美德教育的自我建构,从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远程教育中德育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自1998年开始试办以来,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基础设施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如何对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面临着诸多困境。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远程教育对德育主体施教的困境 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本文所指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德育主体是指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他们大部分为在职成年人,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其中有下岗职工、待业青年、个体户,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