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地位改革与人民内部矛盾的演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几条原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为什么呢?必须先将人民内部矛盾置于整个社会矛盾系统中来考察。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社会矛盾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不同视角来观察,社会矛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认为,从最一般意义讲,社会矛盾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与人的矛盾。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如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第二类是物与物的矛盾。这里的物相对于人而言,指社会生活中与人相联系又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包括与人类相联系的自然物,社会发展中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把生产力的落后作为我国“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根据和标志。同时,还明确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两种不同含义的生产力标准。一种是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生产力标准;另一种是作为认识论范畴的生产力标准,即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生产力标准。本文试图就这两种生产力标准各自独立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必须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这是对思想文化部门提出的基本要求。思想文化部门是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部门,它们工作的社会效益集中体现在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上。因此,弄清楚精神产品社会效益的基本内容、内在矛盾以及同经济效益的关系等问题,对于精神产品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由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山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于八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在省城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一百多人参加了讨论。大家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求同存异,研讨热烈。尤其是一些来自基层的同志,紧密联系实际,提出了不少启人思路的见解。为鼓励学术理论探讨,讨论会期间还时一百多篇论文、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奖,共评选出优秀论文及调查报告三十三篇。其中二等奖六篇,三等奖二十七篇,皆给作者颁发了奖品与证书。这对我省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理论讨论主要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讨论,本文是主要观点综述。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同毛泽东思想其他内容一样,群众路线的产生也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毛泽东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最重要的贡献之外,刘少奇同志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也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刘少奇把党的群众路线归结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群众路线的内容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