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旧体制摩擦碰撞加剧、利益调整速度加快,一些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呈集束多发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分化、国家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减弱,依赖于各种体制内资源预防、化解矛盾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整合作用,则是对形势变化和挑战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小康才有基础、农村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对北川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本,北川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北川县在2009年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综合排序中位于第13位,处于中间位置,和一些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分析北川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形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结合北川县的实际,就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如何走向共同繁荣,以实现现代化.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大的空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