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邓小平同志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非常精辟地指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大国崛起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与总设计师金融发展思想一脉相承,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工作,近年来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导向确立、政府投入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下,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于治理不善。要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其核心是革新基层政府运作,激活乡村民间力量。我们通过厘析当前“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可能性后,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循此思路,我们积极寻求乡村多元化治理的载体依托并就多元主体间存在的行为偏差提出若干建议,希图能依此路径,达致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并且还在继续发生变化。当我们面对这一为诸多学者所关心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时,不能不涉及许多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也不能不涉及如何看待和研究这些新变化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问题。本文正是以公正作为社会整合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构建这样一个以机会公正为起点,以结果公正为保障的公正体系,以期能以此为依赖,形成公正的社会结构,进而达致社会和谐。一、和谐社会对社会结构公正的内在诉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推进下,中国社会正处于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5.
公安危难救助是一种紧急的行政救助行为,它既是公安民警的职责性义务,也是公安民警的身份性义务。当前,公安危难救助在立法存在诸如对危难情形的界定模糊、救助对象过于狭窄、救助程序不规范以及法定免责事由缺失等问题,需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主体要素及其结构所作的探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村民自治已取得的成就和对其未来良性发展的价值期望,更趋向于是基于现实中国民主化建设背景下进行的一种规范性的“应然”的学理分析。而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实践中的农村治理运行过程时,则不得不注意到,“实然”的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状况存在着诸多制约,且随着其发展.这些制约力量逐渐呈现于农村场域,进而构成农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寻求弥补缺陷的方法和路径,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完善来促成理性秩序的达成,是走出这种结构困境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普遍实行,整个农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政治变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成为农村治理逻辑结构的核心概念,“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便是这种新的治理模式的集中表述。  相似文献   
8.
外在性又称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效果,是指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活动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非市场性”的影响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不是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的,而是无意识地强加于他人的,施加这种成本收益的人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外在性有外部负效应和内部负效应之分。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无偿为他人带来利益,则称为外部正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则称为外部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作为人类具有永恒意蕴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维度之一.在我国社会阶层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分化的情况下,将社会公正作为社会整合的一项重要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循此思路,在探求作为公正的社会结构得以实现的路径时,我们要构建一个以机会公正为起点,以结果公正为保障的公正体系,以期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力的第一年,在"供给侧改革"的指导下,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将一改需求侧的宏观调控方式,合理分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如何以供给侧视角,调整我国税制结构,使之更加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一、供给经济学和美国的"里根经济学"西方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失效,西方国家陷入经济"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强调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应该从供给着手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要减税,以提高人们储蓄、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这就是供给学派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