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现实基础上重椒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必须以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当代领会为前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社会生产方式的揭示展开对资本社会的内在批判,并以劳动范畴为核心完成对资本社会的内在克服。罗骞先生力图揭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部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资本批判。然而他无法区分作为贯穿现代社会的“基础”原则的资本与作为特定活动(经济活动)的资本的差异。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由此被“现代性批判”——资本批判所遮蔽。因此。罗著回避了最重要的问题:对资本原则的生成机制作出切合当代人类生活的阐发。  相似文献   
2.
一贯穿汤因比的人类文化形态学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理念是文明的可比性原则。在该理论中 ,汤因比以历史性的眼光捕捉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平行性、散发性图型 ,为各文化形态的“交往秩序”及其开创性的“正当原则”提供思考的可能 ,即现实的交往原则的“合法性”依据。汤因比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六千年的世界文明划分为二十六个文明单位(在晚年他将这一数目扩大到了三十七个)。他认为在由地质学和宇宙学所展开的时间尺度上 ,自从人类社会的首批代表出现以来 ,已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流逝过去了。这段文明时期 ,同我们所在的太阳系、银河…  相似文献   
3.
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当代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实践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无疑是这种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内容方面,当前的融入难以兼顾“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传统文化视界”与“大学生的视界”、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在形式方面,还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融入方法,师生关系方面缺少合理而持续的互动关系。主要是由于融入处于在各种社会思潮型构的多样化思想境域中、思政课的话语形态主要是“抽象性”政治话语形态、教师主体性缺失、缺乏一套普遍适用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体制。针对这些问题,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建立系统性、科学化、全程性、日常化的评价-反馈机制和经费支持是这条路径的可取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