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夏时节,我们冒着酷暑穿行滇西南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所到之处均真切地感受到改革春风扑面而来,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使我们感到欣街的是:各级民族部门在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充当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金桥”的重要角色,真心诚意地帮助各民族同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找准山区发展之路,使民族地区呈现出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良好态势。在此,我们撷取水德县民族宗教局心系山区,为民办实事的几个事例,记录下一批在基层民族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功臣们的不平凡业绩…  相似文献   
2.
木基元 《思想战线》2002,28(3):68-70
民族服饰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纳西族服饰流变的研究和纳西族服饰的传承推广 ,为各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一个范例。继承、创新是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根本 ,要以文化互动的视角和观点 ,正确认识民族服饰的重要价值 ,搞好舆论宣传 ,并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走与旅游同步发展的道路。从实际出发 ,采取分类指导、全面启动的原则 ,从而加快与世界的接轨 ,是我们传承和发展民族服饰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有“纳苏”、“诺苏”等20多个支系,早在远古时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过着游牧或农耕为主的生活。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有彝族分布,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97年底统计,全省彝族人口4284万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大方言;彝文文献达万卷之多,真实地记述了彝族历史、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4.
1983年7月,我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分到了刚成立的丽江地区文物管理所,赶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普查,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机缘,用一年多的时间与一批前辈及师友们走村串寨,寻访线索,征集文物,其成果汇成了向新中国35年诞辰献礼的《丽江地区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览》。  相似文献   
5.
“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包含着从过去的岁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要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相似文献   
6.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命脉,针对重庆去年工业亏损严重,生产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中心城市的严峻形势,重庆市政协抓大事,积极参政议政,从今年3月下旬起,组织各专委会、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探索振兴重庆工业经济新路。  相似文献   
7.
深冬的昆明飘洒着几丝寒意,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博物馆却因连连的文化盛事暖意融融。继年逾九旬的革命老人、著名纳西族书法家李群杰举办个人作品展暨捐赠仪式后,一项极有意义的活动又在这里拉开序幕—孙太初书画创作65周年回——《顾展》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于2004年12月18日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行,年近八旬的孙老慷慨地向云南民族博物馆捐赠了80件自己倾注毕生心血的书画力作,成为该馆开馆以来接受个人捐赠数量最多的一次活动,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孙太初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盛誉的书画篆刻艺术家和文物考古学家,1…  相似文献   
8.
生老病死,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对于有反思能力的人类来说,为什么会对个体的死亡犹如对诞生一样重视呢?这是因为人们不仅仅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生物性的事件,而且将其同时看成是社会的事件,文化的事件。远古的先民相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认为死不过是向另一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成为生活中的要事,逐渐形成形形色色神秘隆重的仪节,其间相当一部分传留到后世。不同民族的丧葬礼仪相沿成俗以后,便逐渐成为一个民族的特定的文化模式,其间沉积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蕴含着一定的民俗观念。纳西族的火葬习俗,形成历史久远,直到近世…  相似文献   
9.
如火如荼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云南省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首批综合试点省份,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率先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10.
1957年至1966年4月,我同社会丰义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云南纳西族地区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60年冬,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引下,纳西族地区的各级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恢复生产推进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