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凤林  梁红玉 《传承》2008,(8):106-107
西医随着传教士而进入广西并被用来吸引民众信教,以医促教。传教士在广西开办医疗卫生事业,根本目的是为传教服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作用和影响实际上超出了宗教的范围,甚至与之相背离,对缺医少药现状的缓解与民众疾病痛苦的减轻,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民众个体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培养、不良社会习俗的改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医随着传教士而进入广西并被用来吸引民众信教,以医促教.传教士在广西开办医疗卫生事业,根本目的是为传教服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作用和影响实际上超出了宗教的范围,甚至与之相背离,对缺医少药现状的缓解与民众疾病痛苦的减轻,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民众个体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培养、不良社会习俗的改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朱凤林 《传承》2007,(6):98-99
在抗战前期,新桂系军队利用其严密的政工系统进行宣传和鼓动,提高了官兵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军民的抗日意识和情绪,使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为取得台儿庄大捷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其深层的根据在哪里?根本在于“四个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厚的底气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深沉的根基和力量。坚持“四个自信”是我们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厚的底气和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