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接2006年第5期第199页)4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改革及其分析4.1当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简称建议)指出,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改革。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需要做到政企分开,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由于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遇到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两国都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地区差距也呈现出了扩大态势。地区差距的扩大不但会阻碍国家整体经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进入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开始不断出现。突出表现在农民工在就业、社保和教育等方面无法享受到市民待遇。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传统的二元制度。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系统地探讨了二元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改革。从宏观上分析了改革的总思路,从微观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并强调了制度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接2006年第4期第150页)3改革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变迁3.1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客观背景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具有商品经济性质,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这是因为:社会分工的存在,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供了前提;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构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企业对其产品拥有初次所有权关系,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中国开始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特点是要求要素的自由流动。只有各类要素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遇到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比照城市化对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功能的经典理论阐述后,提出了在我国存在城市化失灵的客观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净流失、农民人力资本增长缓慢和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城市化失灵是造成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实证检验部分证实了笔者的假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