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月1日早晨,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阳信县劳店镇崔家村“第一书记”万发科与村民们一起在健身广场敲锣打鼓,共同迎接新年。万发科是省直选派的第二批“第一书记”。说起他,村民们几乎众口一词:这个“第一书记”说真话、  相似文献   
2.
3.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建设是向世界阐述中国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向外部展示真实、立体和全面中国的内在需要。当前,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着机遇:理论维度,真理性和道义性的统一增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主动;实践维度,实力增长和世界贡献相呼应提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底气。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意涵彰显存在现实困境:协同发声不足以至话语聚合力分化;学理阐释滞后以至话语说服力弱化;呈现方式单调以至话语感召力钝化;信息技术劣势以至话语辐射力窄化。为此,需要从话语底气、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及话语传播等方面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探索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话语权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国家与革命》中的核心概念,列宁在文本中阐述了民主的双重属性。作为暴力统治工具,民主具有历史暂时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与无产阶级民主的过渡性;作为和平改良工具,民主具有历史进步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性与无产阶级民主的超越性。新时代,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民主”概念及其双重属性,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瑞宁 《湘潮》2023,(10):57-59
<正>《阶级斗争》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的中文译本,对毛泽东等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埃德加·斯诺时提及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因此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正是由于这三本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