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交通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2 0 0 3年公路水路交通全行业从业人数在36 4 0万人以上;预测2 0 10年全行业人力资源总体规模将达到5 10 0万人,2 0 2 0年达到730 0万人。2 0 2 0年的公路、水路加上铁道、航空运输的从业人员,将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10 %以上,与美国2 0世纪4 0年代到80年代的比例一致。  相似文献   
2.
李祖平 《前沿》2011,(9):182-185
执政文化问题是执政党普遍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其理论意义是有利于创设和创新中国共产党执政学、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现实意义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执政的文化自觉、确立执政的核心价值、增强执政的基本能力、推进执政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攸关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政权的兴衰。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其执政意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曲折发展和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变,全面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留给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启示就是要“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交互主体性理论是大学德育必须具备的哲学理念,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研究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观念变革的重要课题.经由交互主体性的理论视域对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进行理性诠释,探析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基础,构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德育理念成为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办学以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探索了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提高与重点支持,严格要求与宽松环境、流动与稳定,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的历史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历史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内容、主要对象、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创新性等鲜明特征,对新时期的历史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与调适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心理既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农村弱势群体心理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较大差距,引导和调适好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政治心理意义重大,因此,建立弱势群体知识扶弱机制、心理引导机制、心理社会干预机制和社会融合机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 ,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地位 ,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祖平 《前沿》2005,(4):136-1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和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应立足于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加大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政治心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心理的透视,明确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有效构建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的长效机制,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