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还有没有阶级,有没有阶级差别,社会阶级结构有哪些变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六十年代以来苏联理论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对此,苏联自六十年代以来专门举行了四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多次全国性的“园桌”学术讨论会,专门讨论在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工人阶级发展的重大问题,苏联理论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总之,在阶级问题上,争论相当激烈,初步归纳,可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科学技术、艺术、钵育、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有些方面甚至接近或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最领先的地位。苏联的这些成绩,有些理论家认为,应归功于苏联所实行的“尖子教育”和个别化教育改革。(一)苏联的尖子教育及其制度化是从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形成的。在这之前,苏联实行的是以马卡连柯为代表的集体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那时,每一个人被看作集体的一员,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在集体作用的条件下才能使每一个人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苏联的教育在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