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珊  叶托 《学习与实践》2008,(10):136-143
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从县以下区域撤出,农村信用社日益萎缩,外资及其他国内资本暂时无法进入农村,中国农民的自生产性投入已陷入普遍的资金困境,构成不断蔓延的隐性金融危机。解决的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但是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子很难突破"体制锁定",注定了只能流于形式。需要总结国内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验,自主选择发展路径,以农民组织和创新制度支持农民分享农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改变其在农村金融资源获取上的不利地位。政府应该为此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金珊 《求知》2008,(10):44-45
2000年才开放的越南股市,从去年的最高点1100多点,直落到今年6月的不到400点。当前,越南正遭遇着恶性的通货膨胀(25%)、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潜在的巨额不良债权、随时准备大举流出的滚滚热钱——这些问题,都是货币危机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3.
碎片化政府:理论分析与中国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摒弃碎片化政府已经成为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的重要挑战。在实践层面,摒弃碎片化政府的实践在20世纪末开始兴起;在理论层面,被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忽视的部门分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碎片化政府集中表现为部门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是以专业分工为核心理念的官僚制的天然产物,并带来两个主要的政府治理失灵:政府内部管理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面对棘手问题的束手无策。根据碎片政府的理论分析,我国政府的碎片化现状可以概括为组织价值的碎片化、权力和资源配置的碎片化以及政策过程的碎片化等三个方面。通过浙江富阳的案例分析,中国政府在摒弃碎片化政府的改革中呈现出了发展主义的特征。与摒弃碎片化政府的发展型模式相比,服务型模式才是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国库现金余额急剧上升,出现了两难并存的局面--高额国库现金闲置的巨大时间价值损失和国库现金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造成显著影响.国库最优现金余额的准确测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此,从理论上扩展Baumol总量现金管理模型,构建了国库最优现金余额模型.研究发现,国库最优现金余额与政府年度财政支出、市场年度收益率、年度借款成本、债券与现金的转换成本等变量之间具有平方根关系.运用我国政府国库现金和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国库最优现金余额在831.59亿元~910.51亿元之间;并以此为标准评价近年来我国国库现金状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政府存在近万亿的闲置国库现金,测算表明闲置国库现金的时间价值损失平均每年在100亿元以上.高额闲置国库现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国库财务管理的低效率,迫切需要提高政府财务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2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由《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150余位理论界和实践界  相似文献   
6.
富阳市以以创新财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建立了大财政体系,将原来散落在各职能部门的财政分配权统一到了财政部门,实现了财政管理体制从碎片化向整体性的转变,对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界定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却莫衷一是。不同于以往的经济转型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要面对四大难题:多重目标之间的冲突,长期理性与短期理性的不一致,国际合作的困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是一个自我维持的过程。有基于此,本文以政策工具为重点的研究路径,系统详细地分析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六种政策工具:直接规制、碳税、碳排放权交易、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和政策倡议等。创造性使用这些政策工具将是成功完成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故而政府必须树立创新型政府的理念;培养综合、协调使用政策工具的能力;建立灵活的政策工具调整机制;与企业、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提高政策工具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8.
治理不善限制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合作社的性质决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治理,需要在遵循合作社性质的前提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民主控制与专业化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本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成员与董事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因而这一委托代理机制也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最重要的治理机制.由于其合作社性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机制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