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证更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公证办证数量不断增加,相伴而生的公证投诉案件也悄然呈增长态势。处理投诉不仅耗费了公证机构大量的精力,也给公证执业人员增加了压力,有些投诉案件经媒体报道后严重影响了公证的公信力,削弱了公证的权威。如何处理和防范日趋增长的公证投诉,使公证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司法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公证机构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日本为贯彻行政责任,实现行政效率化和质量化而在行政机关实行政策评价法律制度。政策评价是行政主体内部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手段,是行政决策从制定到实施、评价、修订的整个环节中的关键一环,作为管理型政府向绩效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服务行政理念的增强、行政服务质量的提高,突破传统绩效评估视野,吸收日本行政机关政策评价法的相关实践经验,以行政主体的自我规制为基础,在行政系统内部开拓有效的行政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行政评价制度通过对评价原则和具体指标、程序的设置,对评价结果进行诊断,并伴随奖惩措施的强化,能有效地约束行政主体在合法、合理以及可操作的范围内行使行政职权,以激励和推动行政主体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行政行为的质量和水准,从而达到自我规范,实现和谐社会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工作既面临挑战,又有新的机遇。一方 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 善,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和人口流动性 增强。特别是企业改制后,企业已成为 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在劳动力就业安 置方面有相当的自主权。再加上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者 文化、技术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相反就 业人员相应减少。在农村,实行联产承 包责任制后,大批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 市。因此,某些行政性的安置难度加 大,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另一 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不断 发展和各项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杜一平 《前沿》2010,(17):74-76
中国传统儒学孟子性善论思想能为行政主体在行政实践中提供深刻有益的启发,提高行政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把孟子性善论思想作为行政自制理论的基础进行探究,因为该思想促进行政主体更好的进行自我控制,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行政行为,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据此,在实践中深化道德基础的三点具体措施,即:确立和实现行政主体的善意行政意识、完善新的道德评价机制和提高行政主体的自我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6.
行政自我评价法律制度是行政系统内部对其行政活动做出自我评价的准绳,它能够激发行政主体自我规范和自我控制的意识,实现行政主体自我纠错和自我提高。对于行政自我评价法律制度基本事项的规定能客观、严格地推进自我评价法律制度的实施,使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地反映行政主体行政活动的好坏。结合国外的行政评价制度实施经验和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自我评价法律制度的构想,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后,“民生问题”更加被社会广泛关注,并落实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职能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对于民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08年5月起,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会同省民盟人员,分组到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就浙江省的农村法律援助情况展开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8.
杜一平  张闯 《河北法学》2012,(2):143-151
行政评价是源自行政系统内部对行政活动作出的自我评价,通过行政评价可以衡量行政行为的好坏。行政评价的结果伴随着奖励与惩罚,以此来激发行政主体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实现行政主体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提高。行政评价作为行政自制理念的实践机制,是在行政自制的框架下构建行政系统内部的评价体系,通过在源头上遏制行政行为的违法或不当,有效地对行政权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
行政主体面对在执法中潜在的隐患和未来的不利因素时,因缺乏较好的认知意识和防范机制,在面对权力欲、金钱欲和物质欲望的刺激时容易丧失免疫力,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为求利益而滥用行政权的问题产生。行政权滥用严重干扰了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国家法治目标的实现。行政权滥用具有事先预防的可能性,本文以政府自身建设为基点,通过对执法程序中可能存在行政权滥用的环节进行事前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科学有效的事前防范与控制机制,以此作为实现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行政规章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其通过对上位法律已经确定的权利义务规范进行再次的有限界定和陈述,使之细化为实施中的细则条款。由于这种细化操作为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使行政主体有可能借此扩大职权,从而造成行政规章与上位法规定之间的不相一致甚至南辕北辙。鉴此,对行政规章进行事后评估,从行政系统内部入手,在源头上遏制行政行为的违法和不当,应成为行政自我规制和约束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