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美包括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工艺美和生活美两个部分,共同特征在于:以“善”的形态表现“真”的内涵,其实用功利性相对突出。自然美从总体或本质上看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使本来威胁和限制着人的陌生、可怕和异已的自然界变成了对人有利、可亲,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人化的自然界,从而诞生了自然美,它以“真”的形式表现“善”的内容,合规律性中积淀着合目的性。艺术美作为一种物态化的心灵自由的形式,其内容是对社会美的自觉反映,其形式是对自然美的自觉运用,因而是美作为“自由的形式”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2.
美的本质问题在五十年代曾争论得很热烈,近年来美学研究形成热潮,但谈这个问题的却很少。本文想从美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角度谈点看法,并就此与朱光潜先生和李泽厚同志商榷,希望得到他们两位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一) 在我国美学界,除个别同志外,一般都主张从人类实践中去探索美的秘密,并且都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人化自然”的著名论断看作对美的本质的基  相似文献   
3.
司汤达的《红与黑》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长期以来,国内一些文章和观点对它的看法常趋于两个极端,下面,我们也来发表一点议论。(一)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他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这是被美学界经常引用的一段著名的重要言论。但是,对这段话的理解是那样众说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问题在当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涉及到了文学艺术的本质和社会作用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是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至于各该门艺术(文学、音乐、美术等等)自身的特殊规律,也是和这个根本问题分不开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认识到文艺是现实生活的摹仿,它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对生活起改造作用。我国先秦时代的美学著作《乐记》也明确说到,音乐和诗歌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美和美感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论美感起源的问题。文中指出:美感同美一样,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同时诞生的,并形成一种特定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表现为客体方面,美感则表现力主体方面。本文还从横向形态上,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美感的再现性与表现性,自由性与社会功利性,以及共同普遍性和历史具体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内容丰富、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精华与糟粕互见。但总的说来,它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由于《文心雕龙》有尊儒倾向,所以就被“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们,按所谓“尊儒必然反法”的“儒法斗争”公式,给它扣上一大堆帽子:什么刘勰是一个“地地道道  相似文献   
8.
文艺创作的典型化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炮制了“反写真人真事论”、“三突出”原则和“完美无缺论”等一系列反动理论,对典型化原则进行了严重的歪曲和篡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危害。对此必须给予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个性特征方面研究典型问题的文章日益增多,这是一种好现象。不少文章的确富有启发性,但也有的文章在理论上并没有提出什么新东西。勿庸置疑,艺术典型是一个鲜明、生动、独特的个性,但是,如果把典型仅仅归结为一个独特的个性,这恐怕也难以使人信服。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美学把注意力投向审美经验和艺术问题时,日趋冷落的我国美学界好象也有意在回避“美是什么”的问题。但我们始终怀疑:假如连美是什么这样基本的问题都不想给出一个概念(那怕是很不完满的概念),那又何从谈“审美经验”或“审美活动”呢?艺术固然以情感为主,但也有其形而上的层次,因而与哲学可说有很亲密的关系,那么艺术美(艺术魅力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也跟上述问题难以截然分割。因此,本文仍不揣冒昧地想再谈谈这个谈了二千多年的老问题。依鄙见,在马克思以前关于美的本质的众多学说中,以“形式说”、“理念说”、“摹仿说”、“游戏说”、“移情说”和“表现说”较为重要。现在姑且对此几说先作点扼要分析,然后再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