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代对官吏犯罪问题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前者用于规范官吏的行为,后者则是对违反这些规范的惩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了这一历史时期吏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代考课制度在中国历代最为完善,重视考核官员德行,属于职官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唐代考课制度将所有的官与吏均纳入到考课范围之内;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便于执行;制度严密而公正。其以考等定奖惩,有力推动了吏治的改善,使得唐代良吏不断涌现,对于当代社会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杜文玉 《人民论坛》2020,(9):142-144
唐代乡族势力对地方政治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二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与制约,甚至干预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去留。从而实现了唐代国家与地方基层社会的有效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5.
唐朝在西域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不仅保证了行政治理的有效性,而且对稳定整个西域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唐代巩固边疆的军事、移民、经济、水利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原文化在西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唐朝推行的给复之制的性质,说到底是一种经济措施,但却具有双重意义,在经济上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唐朝的给复制度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专制制度以及人治的缘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前期的乡官由耆老、里正、村正、坊正组成,乡政实际由里正负责,这些人员均由县司选任。唐后期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其特征是乡官由众人推举,均由富户充任,采取轮差制的方式,遂成为一种职役。职役制为五代、两宋所沿袭,并且越来越成熟。  相似文献   
8.
五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分裂动乱的时期,从来被视作“乱极矣”的时代。欧阳修说:五代“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此后历代封建学者大都认为这个时期根本无什么礼乐制度可谈,对于其法律制度也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王夫之认为自唐宣宗以后,“天下之无法”将近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