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教育中,目前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建构人文精神最主要的德育与美育两方向均缺乏实效。究其原因,重要一点就是德育因缺乏美育的形象、情感、悦愉性的特点,而显得枯燥呆板,成为说教式灌输。而美育则是被人们降低到艺术技法教育程度,失去了对人进行精神教育的功能。笔者提出在高校实施德育审美化,即对德育与美育进行有机的“整合”,注重挖掘美的因素,以走出思想教育误区,使之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以来,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但由于受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股份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很好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股份制,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对股份制的认识问题 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股份制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本身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利用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违纪处分是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大学生的违纪处分事关学生的成才就业和前途命运,使处分规定的执行面临着现实性的难题,本文对大学生违纪处分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萍  王兰 《求实》2004,(Z4)
业绩评价是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真实反映企业现实情况 ,检查契约的履行。一个完善的评价控制系统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程序、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要素。目前 ,以评价指标为划分标准 ,可将业绩评价系统分为三种模式 ,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三种模式虽有不同 ,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各种模式可以相互补充。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以及和其它方面的管理水平和需要 ,选择适当的主体评价模式 ,并借鉴其它模式的优点建立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祖国,彪炳史册,意义深远。它不仅完成了统一祖国大业的重要一步,而且以她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将对祖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的影响。 1:香港回归将进一步拓宽内地的融资渠道,使内地的利用外资工作再上新台阶。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和伦敦,排名第三。外国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开放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开放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三个问题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战略论、社会主义的开放原则论、搞活经济的开放条件论。  相似文献   
8.
李维意  杜萍 《探索》2007,3(6):185-18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超越了一般的历史观范畴,具有世界观的意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融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发展史和思维发展史于一体,并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诠释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集中表达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哲学观念,能够更好的说明马克思的杰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