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讨大学生不同创业阶段团队中的关键要素对其创业结果的影响,我们从组织生命周期的视角,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Z大学两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个案研究,结果发现:在想法期,校内创业环境对创业团队的影响表现为: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但会影响到其理性评估创业的想法,同时使命导向的成就型创业动机的成功性更大;在启动期,普遍不受启动资金的影响,但"想法-团队-计划书-启动"的步骤容易使团队忽略原创技术等要素的重要性;在成长期,机构内部要素,即团队文化、管理能力等对于创业结果影响比资金等要素的影响更重要;在成熟期,高校创业团队容易受毕业、融资和机会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19户家庭的深度访谈,本文呈现并探讨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与分工在新冠疫情前后的变化及原因。通过建立二元分析框架,本文将真实的家务劳动与分工状态和家庭成员对其的判断、认识与感受共同纳入研究视域,强调平行于事实的家务劳动感知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城市双薪家庭的家务劳动样态与分工受制度文化、权力结构、人员流动、外部情境的影响。家庭成员倾向于将从事家务劳动认定为一种“顾家”的品质与家庭内部的平衡机制,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使得家务劳动时常“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新冠疫情重塑家务劳动样态,并通过调整家庭空间和家庭关系,使家务劳动与分工变得可见、可感。然而,这一变化并不稳定持久,在后疫情时代,家务劳动又退回“不可见”的状态。家务劳动的可见化与对家务分工的感知、言说与反思是促进家庭性别平等、保障家庭成员权益的契机,也是解析新冠疫情对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会心态影响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聚焦数字时代高校校园流动女工的消费实践,通过深度访谈北京市N大学25位校园流动女工,系统呈现她们网络购物的特征与消费习惯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由技术与社会力量共塑的阶层差异。网络购物嵌入校园流动女工的生活工作轨迹,承载她们按需、按能购物的消费品味,并被界定为一种生活社交、心理满足、社会融入的需求,体现为一种阶层惯习。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对流动女工的赋权存在局限,技术的革新无法修补资源匮缺,也难以撼动流动女工群体内嵌于传统社会文化制度与结构中的多重弱势。故而,信息技术并非赋权流动女工、缩小阶层差距的催化剂,新技术带来的“赋权异化”现象应得到学界与政策界的正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