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生博 《理论月刊》2001,3(11):70-72
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交谈中的"周期率"有两重含义针对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是"周期律",针时中国共产党是"周期率",中国共产党既有能跳过"周期率"的根本条件,也有跳中的具体障碍.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从生死存亡高度努力探索着跳出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姚米联  杨生博 《新东方》2007,(11):58-60
一、中国国民自信心的特点及成因中国国民自信心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的境界文化是形成国民自信心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道思想。"仁"是儒学的核心范畴,它体现的是君子的理想追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仁"是君子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杂化观念"的含义、存在依据、模型及变化规律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提出了"杂化观念"是社会主义时期私有制观念的第四种表现形态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本质特征的规定是可见的物质上的贫困化和重体力劳动。并以此为根据,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末以电子为中心的工业技术革命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新变化,得出了“无产阶级正在消失”的结论。夫赖堡的政治学家奥伯恩杜尔夫指出:“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主要是不熟练的手工劳动者,他们在体力上、心理上的单一性是由在机器旁的劳动决定的,而利益的共同胜利则是由全体共同的贫困化决定的。”(《法兰克福总汇报》1972年9月30日)马尔库塞也指出:“对于马克思来说,无产者首先是手工劳动者,即使他用机器操作,也是在劳动过程中消耗自己的体力。购买这种体力,并  相似文献   
5.
杨生博 《理论月刊》2002,(10):81-82
以改造过程与建设过程相联系为着眼点,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进行深层反思: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的前提下,其消极作用构成了一个管理不是劳动——无须遵循规律——企业盈亏听天由命的怪圈,它正是我们今天进行企业改革要冲出的困惑,也是造成困惑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以哲学分析,为其体系上的科学性和现实上解决社会深层问题提供了三条思路:一是人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二是人的价值的双重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点;三是人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转换点。  相似文献   
7.
论一个国家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标志杨生博周治林建立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国家政府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途径,是当代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目前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都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这种人事管理制度。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使命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生博 《理论导刊》2003,10(6):42-43
研究知识分子使命是知识分子关注社会责任的郑重课题。知识分子的使命一是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动力承载者;二是民族未来灵魂的塑造者;三是人类走向统一的联系者。  相似文献   
9.
从创造型人才的一般特征出发,高等院校要完成社会赋予自己的重托,必须拓宽四条途径,落实五项措施。四条途径是:创新的教育观念;开发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估体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五项措施是:注重学生个性;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法;重视校园文化;严格毕业论文要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并成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必须经过真理内化为知识阶段、真理作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阶段、真理变为行动的指导阶段这一转化过程。实践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解中的种种困惑,都与忽视这一转化过程或过程中某一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