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杨鹏杰 《实践》2009,(1):22-22
改革开放30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这个以农村人口居多的新型城区,百姓生活内容与形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从一年一衣到新颖时尚"小时候就盼着过年,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身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们替下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丁摞补  相似文献   
2.
杨鹏杰 《实践》2010,(8):29-29
<正>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使你目不暇接。刚刚摘满一盆青翠欲滴的尖椒的菜农兴奋地说:"今年呼市菜价不错,我种的两棚反季节蔬菜,前后收了两茬,毛收入2万来块呢。"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的蔬菜主产地,赛罕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推行蔬菜保护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让蔬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角",丰富了首府"菜篮子"  相似文献   
3.
杨鹏杰 《人事天地》2010,(20):69-69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待了100年。100年中,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高原上,日晒雨淋,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4.
杨鹏杰 《实践》2008,(7):31-31
赛罕区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必须夯实以下三个基础。一是必须突破农村固有的自产、自销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使农村经济贴近城市经济,把城市的工业化管理和工业产品引入农村,同时让农副产品走进城市。近年来,赛罕区着力打造菜、奶两大主导产业,开发、创新无公害蔬菜品牌和特色农家观光旅游,引进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媒体、干部群众关于微信工作群的热议不断,褒贬不一,《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官媒也多次就微信工作群乱象刊文。毋庸置疑,微信工作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已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一种常态化工作方式,这种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的"指尖办公"快速便捷,节约办公成本,值得肯定。但凡新生事物,总是利弊共存。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学习强国"APP上线以来,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热潮。但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逐渐出现了一种每日定积分任务,以积分排名论成效的不良倾向。个别地方甚至还刮起"挂机刷分""积分攻略"等学习歪风,更有个别单位和组织将学习积分排名与考核评优挂钩。大家见了面打招呼,也从最初的"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变成"今天,你积分攒够了吗?"3月28日,当大家点开改版后的"学习强国"APP,惊喜地发现学习报表栏目里的总积分排名消失了,组内排名的实名排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的学习方法和积分奖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选择春节长假留守学校的莘莘学子越来越多,形成当今大学校园内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内蒙古大学“温馨内大·和谐校园”春节慰问活动中,学校除了为177名留校生赠送礼品、发放补助金外,迎新春室内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广大留校学生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相似文献   
8.
桃李不分     
杨鹏杰 《党员文摘》2009,(10):33-33
农业大学毕业的小杜通过层层筛选.当上了“村官”。想到自己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激动之余颇有些自命不凡。这天,上级来调研村里新型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由小杜负责陪同、作情况介绍。众人走进果园.一老农正在给树苗修剪枝叶。小杜语气凝重地说道:“老人家,你剪枝的方法不科学,照你这样剪下去,秋后这棵树能产出10斤桃就烧高香了。”旁边的领导听了小杜的专业指导,也都频频点头。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对从南方来的打工夫妇,他们承包了村里的几亩鱼塘,并签订了十年的租赁合同.凭着丈夫在老家多年的养鱼经验,不到三年功夫,他们就成功喂养出十余种锦鲤来,一时间吸引了十里八乡的鱼贩子纷至沓来,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一天,丈夫让妻子和孩子留守鱼塘,自己动身回老家探望二老,并准备把老人家接过来尽享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0.
<正>"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这段凄凉的顺口溜,曾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丘陵沟壑之间,饱受无路走、缺水吃、住土坯房、靠天吃饭、在生活极度困苦中无奈煎熬的苏计村村民的真实写照。而今,在这个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部、赛罕区最偏远的黄合少镇苏计村,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直通进村,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