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界不论就它的整体来看,或者就它的各个局部来看,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所认识到的自然界的各个层次,都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辩证法》1984年版第15页)恩格斯根据十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我党正式文献中第一次给予邓小平同志这样崇高的、恰当的评价。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位旷代伟人,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非凡的贡献,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他敢于和善于实事求是的伟大风范分不开。风范是指杰出人物身上具有的某种崇高的风度。气派,某种超凡的人格魅力。在邓小平同志身上最突出的风范,就是…  相似文献   
3.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中固有的、本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是通过科学知识来表达的,相对正确地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就称为科学规律。因此,在提到自然规律时,要区分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同反映这种客观规律的科学规律。科学规律的内容是对自然界规律性的反映,它的形式却是人为约定的概念或符号。  相似文献   
4.
柳树滋 《新东方》2007,(10):4-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并得到全党确认的奋斗纲领,此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始终强调高  相似文献   
5.
《海南发展的绿色道路》是1998~1999 年度海南省立项的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目前已全面启动。本文提出了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纲要,以期同所有关心这一问题的朋友们进行交流探讨。为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示范省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近两年多来,海南省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许多干部和农民说,这项活动意义重大,一举万利,大得人心。以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化培育为内涵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海南农村在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兴起的。当时,各级干部和党员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我们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特别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应当从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那么,什么是刚刚过上小康生活的海南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呢?他们在和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深切地体会到,首先…  相似文献   
7.
最近,杨献珍等同志提出“合二而一”的世界观来对抗“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他们的“合二而一”论就是把矛盾的同一性曲解为“只是说矛盾的两个侧面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的”,否认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事物的矛盾、斗争、转化和发展,因此实质上就是矛盾融合论。他们硬说“合二而一”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海南,祖国的宝岛,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世人的目光。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罪徒”被流放到这块“蛮荒之地”,同时,一波又一波的开发热潮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移民所掀起。海岛的居民迅速增加,海岛的经济不断发展,但直到20世纪末,海南却一次又一次地从高潮跌落,归于沉寂。在新千年、新机遇到来的时候,海南能否抓住机遇,走出“经济发展、生态破坏”的怪圈?这是每一个海南人和中国人热切关注的问题。1999年,海南终于选择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它果真能够使海南走  相似文献   
9.
柳树滋 《海南人大》2007,(10):32-35
绿色经济又称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它的核心是发展绿色产业,或称生态友好型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讲座》的第一单元是大自然观。这可能是今年全部讲座内容中最难读懂的一部分,因为它涉及了一系列自然哲学问题。主讲人希望能讲得尽量通俗,但犹未能尽如人意。这一方面因为问题本身是深奥的,另一方面则因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做更多的通俗化的解释。好在中华民族历来都有浓厚的理论兴趣,而这里所讲的毕竟仍是普及性的知识,认真读几遍,其义大致可明。即或还有一二难明之处,读过后面几个单元,再回头重读,也会豁然贯通。啃难题,对好学的人,可能倒是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